ENGLISH

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下载Firefox

希望的田野:传承优良学风,助力学科发展——伟德BETVlCTOR1946办公室党支部与生物学系党支部开展共建交流活动

日期: 2020-11-02 访问数:

2020年10月30日,伟德BETVlCTOR1946办公室党支部联合生物学系党支部同赴漳州龙海市东园镇伟德国际官网登录入口现代农业科研与教学基地,开展以“传承优良学风,助力学科发展”为主题的共建交流活动。该基地始建于2006年,目前拥有60亩实验地和2200㎡的实验楼。

说明: J:\1、20201030参观水稻基地-支部活动\照片\DSC06378.JPG

在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室团队成员黄荣裕、江良荣、郑景生三位老师的带领下,支部成员步入试验田,了解基地情况和水稻育种种植过程。在专业的讲解和介绍中,我们了解到,基地始终坚持选育优质水稻新品种,创建了一条传统水稻新品种选育技术和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相结合的优质水稻新品种育种技术路线,先后培育出“乌珍1号”、“佳禾7号”、“佳禾早占”、“佳辐占”、“佳早1号”、“双园A”、“陆A”、“佳辐香占”、“佳谷优金占”等9个优质稻新品种,首创水稻成熟花粉人工诱变新技术,在三系、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研究、优质不育系、恢复系等优质稻新组合领域取得优异成绩。

说明: J:\1、20201030参观水稻基地-支部活动\11.jpg

说明: J:\1、20201030参观水稻基地-支部活动\2.jpg

参观完水稻试验田,年逾八旬的王侯聪教授亲自作《优质水稻新品种选育四十年》的精彩报告。水稻育种组团队重组于1979年,团队成员从最早的邱思密、王侯聪、陈如铭,到黄育民、黄荣裕、郑景生、江良荣等陆续加入,水稻育种组发展为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室,团队成员始终秉持“让老百姓吃上自己的优质米”的朴素理念,几十年如一日地在田间地头从事科研工作,坚定不移地以选育优质、抗病、丰产、适应性广的水稻新品种作为育种目标,攻坚克难,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的佳绩,先后获得“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奖”(1985年)、“福建省优质水稻品种金奖”(1997年)、“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8年)、“福建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06年)、“厦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粮油产品及设备技术展览会金奖”(2012年)等荣誉。王侯聪教授也因在该领域的突出贡献,荣获“福建省杰出科技人才”称号。水稻育种是一项实践性、连续性很强的科学研究,试验周期长,室外工作强度大,但王教授认为:“粮食生产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如果育出的品种能在生产上推广应用,那就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团队做常规水稻研究纯属公益性质,成果免费分享给农民。未来的研究方向是培育出大千粒重、优质、抗病、香型、彩色的新种质,选育水陆两用优质水稻新品种和适合市场开发的高档优质米新品种。

说明: J:\1、20201030参观水稻基地-支部活动\3.jpg

王侯聪教授的报告赢得大家热烈掌声。袁晶教授表示自己深受感动,没想到一粒米背后有这么多故事!特色研究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必要组成部分,王老师在品种选育、服务地方经济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应该在学生中多做宣传。黄烯教授特别支持这项提议,她觉得虽然王老师的讲述轻松诙谐,但在这几十年课题研究中所掺杂的酸甜苦辣其实很多,可以考虑在新生入学教育环节邀请王老师给同学们上“大学第一课”。同时,这也能帮助同学更多地去了解不同学科和专业方向,帮助学生确立研究方向,坚定信心,在学生当中培养科研同路人。党委副书记葛学凤认为大家的提议非常好,王老师从1979年来厦,坚持了四十年,他对于水稻育种的坚持和热爱值得传承和弘扬,这样的例子正是“身边的感动”,是新生入学教育的绝佳素材。崔勇教授作为新入职教职工,他认为这不仅是一次支部活动,也是一次科研活动,对于多层次、全方位拓宽研究思路大有助益。两个支部还就科研、办公行政队伍的日常工作展开热烈交流。

10月的阳光和煦,风吹稻浪,一垄一垄的稻穗沉甸甸地在风中摇曳,空气中氤氲着收获的气息。这是一片希望的田野!支部成员慕名而来,满载而归,这是一场精神洗礼,一次思想升华!在接下来的科研和工作中,我们将立足本职工作,主动担当作为,为传承优良学风、助力学科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说明: J:\1、20201030参观水稻基地-支部活动\照片\100MSDCF\1.jpg

(文/何燕青 图/吴筠梅、方晗瑜)

上一篇:我院召开2020年本科生创新学分宣讲暨动员大会

下一篇:2020年2018级科研训练课题组宣讲顺利举行